盘点2005年IT技术,令人兴奋和诧异的莫过于PC技术的发展。经过几年的沉浮之后,CPU技术、GPU技术、磁盘技术、内存技术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时间,原本略显萧条的市场重新活跃起来。站在年末,回顾今年PC技术的发展之路,或许我们会对如今主流技术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对来年的产品普及动向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Part1 2005年十大PC相关技术突破
64位处理器进入桌面应用时代
尽管AMD于2003年年末就已经发布了Athlon 64处理器,但是64位计算真正进入桌面平台的应用还是在今年。此次“单干”的AMD选择了更为稳妥的策略,X86-64对于32位程序具有极佳的兼容性,因此理应可以顺利完成过渡期。Windows XP-64Bit Editon、Windows 2003 Sever、Vista以及Solaris 64Bit Editon和Linux 64等操作系统都已经提供对X86-64的支持,这也标志着今后64位技术将不会孤立无援,因此前景一片大好。
现在的情况与当初486时代十分相似,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AMD已经逐渐赶上Intel,甚至在技术上有超越之势。为此,Intel当然希望与AMD分道扬镳,其第一款64位处理器Itanium与AMD的K8采用完全不同的架构,甚至Intel一度认为没有必要在桌面平台发展64位计算。然而Athlon 64以及闪龙64的快速发展,以及业界的积极配合让Intel感受到一种恐慌,在台式机处理器上借用IA-64架构又无法实现出色的32位性能,矛盾中的Intel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EM64T架构成为未来Intel处理器的发展趋势。
如今,无论是Intel还是AMD,都在桌面平台的64位应用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尽管EM64T本质上就是X86-64的授权,但是对于用户而言却是最大的好消息,这意味着64位桌面应用的春天已经到来,再也不用担心未来的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不支持64位计算。
双核心处理器
由于主频的提升受到制作工艺的制约,处理器制造商开始寻求新的解决途径,频率至上的思路已经被抛开。毫无疑问,双内核是一个大胆的创举,而且短时间内就能取得明显的效果。暂且不去评论略显失败的HyperThread超线程技术,改用真正的双内核之后,处理器将肯定有脱胎换骨的表现。与以往的双处理器相比,双内核不仅更好地利用缓存,互相之间的连接带宽也更为出色,从而表现出更为出色的性能。
对于PC用户而言,多任务处理一直是困扰的难题,而在双内核处理器的支持下,真正的多任务得以应用,而且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甚至会为之优化,进而奠定扎实的应用基础。从技术角度来看,双内核的处理器确实令人期待。Intel和AMD已经分别推出了双内核处理器,这也为来年的双内核大战拉开了序幕。
65纳米制作工艺
制作工艺对于微处理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提高主频还是集成更多的缓存又或是改进新的核心,都需要更为强大的制作工艺作为支撑。一代的微处理器发展史几乎可以看作是制作工艺的发展史。进入90纳米时代之后,业界一度停止发展的脚步,而今年65纳米制作工艺终于浮出水面。
如今,最新的65纳米制作工艺可以在不增加芯片体积的前提下,在相同体积内集成多将近一倍的晶体管,使芯片的功能得到扩展。目前,Pentium 4(Prescott核心)处理器内部的晶体管信位宽度为50纳米,而使用65纳米技术后,处理器内部的晶体管信位宽度将缩减至44纳米。毫无疑问,信位宽度越小,晶体管的极限工作能力就越大,这也意味着更加出色的性能。与此同时,制作工艺的进步对于GPU、内存芯片、闪存芯片等也有很大的帮助。
LCD响应时间突破极限
因为响应速度不够快而存在残影是LCD显示器最大的缺点。在这种情况下,灰阶技术于2005年悄然出现。灰阶响应时间的概念表示液晶显示器从某一个灰阶到另一个灰阶之间变化所需要的时间,即液晶单元从一个角度转到另一个角度所需要的反应时间,可以全面体现LCD各种彩色变化(即灰阶变化)的真实速度。目前,几大知名品牌已经实现4ms灰阶甚至2ms灰阶,从而彻底解决困扰LCD多年的响应速度难题。
双显卡SLI并行工作技术
八年以前,曾经不可一世的3DFX以Voodoo2双芯片技术征服业界;六年以前,逐渐走向没落的3DFX以VSA100再次引爆双芯片潮流;五年以前,ATi的Rage FuryMax又以双芯片技术让我们认识nVIDIA以外的天空;两年以前,脱胎于SiS的XGI以Volari Duo V8冲击业界三甲的地位……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业界对于双芯片技术的努力与关注始终没有停止过。作为业界霸主,nVIDIA自然承载着更多人的希望,其GeForce 6核心令nVIDIA延续了3DFX的发展,带着PCI Express SLI的光环令人无限渴望。
不仅如此,SLI技术在其他GPU中也得到普及应用。作为nVIDIA最大的竞争对手,ATi推出了CrossFire技术。尽管CrossFire的普及度远不如nVIDIA SLI,但是这一技术已经显得比较成熟。此外,S3在新一代Chrome S20系列产品中融入了Multi-Chrome技术,双显卡的工作模式已经在2005年完全普及。
惠普SPT打印技术
SPT全维打印引擎是惠普用了5年时间,花费14亿美元进行的战略投资。全新的SPT全维打印引擎通过三种技术来实现其高质、快速、高性价比的特点。首先,增加打印头的宽度。打印头越宽,打印头在纸张上移动的次数就越少,相应地就提高了打印速度。其次,增加打印头上喷嘴的数目,以获得更高的打印质量和完成更大型的打印工作。再次,增加每个打印头单位时间内喷出的墨水量,最新的技术能确保每个打印头每秒喷射出36000滴墨水,提供更为丰富的色域。正因为如此,全新SPT全维打印引擎可以满足打印市场的各种需求,从有大批量打印需求的家庭用户到中小型企业乃至商业市场。
硬盘单碟容量的突破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GMR(Gaint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磁头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改进。GMR磁头技术是由IBM开发,利用特殊材料的电阻值随磁场变化的原理来读取盘片上的数据。已经退出桌面硬盘市场的IBM刚推出这项技术时,GMR磁头能够达到的盘片密度仅为每平方英寸8Gb。如今,希捷将GMR磁头升级到每平方英寸133Gb,这就为硬盘提升单碟容量提供了先决条件,盘片密度已经达到133GB。考虑到四碟封装已经不是难事,因此现在400GB以上的硬盘出现在零售市场。除此以外,硬盘厂商在缓存与转速方面寻找速度突破口。WestDigital将万转技术普及到桌面平台,而Maxtor更直接引入具备16MB缓存的硬盘。
未来光储设备进入后DVD时代
DVD刻录的普及速度实在令人惊讶,不仅在短短的两年中彻底解决标准之争,更引入16X高速刻录以及D9双层刻录等。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时,厂商容不得半点懈怠。今年,蓝光盘与HD-DVD已经开始为下一代存储标准展开如火如荼的竞争,而与此同时,国内EVD技术标准也摩拳擦掌。
原本东芝已经加入蓝光阵营,然而利益的分配以及相关技术特性诱使东芝转而联合NEC开发Advanced Optical Disk,并且得到DVD-Forum的鼎力支持,这也令今后的存储标准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此前有消息报道,BD与AOD将进行融合,但要推出整合驱动器的成本压力可想而知。为此,BD与AOD分道扬镳的局面将会很难改变,而HD-DVD与EVD或许也只能在视频存储领域寻找生存空间。
Part2 2005年十大热门应用
BT下载
最近在网络上,最热门的一个名词应该就是BT下载,有人还将其戏称为“变态下载”。其实,BT下载来自国外,原名叫BitTorrent,是一个多点下载的源码公开的P2P软件,其最大特点是下载的用户越多,速度越快。BT的原理是BT首先在上传者端把一个文件分成Z个部分,甲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N各部分,乙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M个部分,这样甲的BT就会根据情况到乙的电脑上去拿乙已经下载好的M部分,乙的BT就会根据情况去甲的电脑上拿甲已经下载好的N部分,这样不但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荷,也加快了用户方的下载速度,效率也提高了。事实上,流行的P2P软件还有eDonkey、Guntella以及国内自己做的PP点点通、Workslink等,区别就在于BT下载利用了这种多端下载的办法,因此普及速度很快。
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的出现让很多用户感到极大的方便,更是将网络应用范围大幅度延伸。与早先的电子货币相比,网上银行与个人用户的信用卡结合更为紧密,而且完全解决了信用问题。面对这一全新的应用方式,招行、建行、工行以及农行等国内主要银行相继开设网上银行服务,在非典期间更是发挥了加速的作用。快速的转账速度以及明细的账目查询都是传统柜台难以做到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由于人力资源的节省,网上汇款甚至可以降低手续费,深受用户喜爱。
IM聊天软件
毫无疑问,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聊天是最主要的网络应用之一。面对这一虚拟世界,感情的诉说总有一种别样的魅力。以QQ、MSN、ICQ为代表的聊天软件已经相当普及,甚至向视频聊天的方向发展。此外,各大网站的聊天室也是网友们时常光顾的宝地,在此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与网友们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步入2005年,即时通讯软件已是广大网友上网必备的网络软件之一。各大公司也纷纷推出了自己最新版的即时通讯软件,打破了过去MSN和QQ一统天下的局面。而随着网络带宽的改善,视频聊天已经不是一种奢望,此时网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即时通讯软件。客观而言,目前最老牌的ICQ已经基本退出国内市场,而雅虎通、新浪UC和网易泡泡逐渐崛起,再加上MSN和QQ这传统两强,摆在用户面前的选择可谓十分广泛。
在电脑上看电视
在电脑上看电视是很多人一直以来的梦想,毕竟在受到空间以及工作环境的限制之后,很难腾出地方安置庞大的电视机。更为重要的是,在电脑上看电视可以做到电脑、电视两不误。事实上,凭借电脑的强大处理功能,电视卡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电视接收,各种视频娱乐也同样精彩,而实现这些应用的前提便是一款电视卡。通过强大的应用软件,电视卡完全可以做到录制节目的功能,甚至还能实现定时录制。
数码相机技术指标全面提升
数码相机以全新的摄影操作和一些特殊的功能应用改变着人们百年来培养起来的传统摄影观念,并开始冲击传统相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应当清醒并欣喜地认识到,伴随着数码相机技术的成熟化,数码影像在2005年取得长足的进步。
我们惊喜地看到1000万像素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尽管数码相机的像素级别绝非是衡量性能的惟一标准,就像CPU无法度量整机的总体表现一样,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关注这项技术。此外,高品质光学镜头也令数码相机的水准大幅度提高,不仅有效改善了画质,同时高倍光学变焦也得以普及。佳能与卡西欧所采用的佳能原装镜头、索尼所采用的高级蔡司、柯尼卡美能达所采用的GT系列镜头、柯达所采用的德国Schneider-Kreuznach Variogon镜头,这些都为数码相机在本质性能上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闪存卡容量快速突破GB数量级
大容量的闪存卡由于采用FlashROM芯片结构,传输速度很高且耗电量很小,因此已经在2005年取代了微型硬盘的地位。无论是CF、SD还是Memory Stick,今年的降价势头都是惊人的,而且2GB已经进入普及化应用时代,甚至4GB以上的CF卡也不再是稀罕产品。
无线上网
在结束与WAP的短暂接触之后,无线应用终于迎来其真正意义上的高潮。然而改变总是在一瞬间出现,有时甚至让我们难以接受,无线网络正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我们的生活中。有人说网络本来就应该是无线的,不然我们就辜负了电磁学鼻祖麦克斯伟的心血。Intel在迅驰技术上不遗余力地推广直接促成如今无线网络的普及化应用。不仅仅是笔记本,甚至PDA、PSP游戏机以及智能手机都配备了WIFI无线网络,我们可以在商务楼、快餐店、机场、宾馆等户外轻松惬意地享受无拘无束的便利。
手机上网
并非任何技术都能获得巨大的成功,除了自身技术上的优势以外,客观存在的客户群体、成本因素、业界支持度,这些都不能忽视的。然而WAP更像是空中楼阁,在经过短短一年的火爆之后就偃旗息鼓了。就在我们大力宣扬3G时代时,由移动和联通分别力推的GPRS和CDMA 1X却打破价格瓶颈,以低廉的收费面对国内用户。手机上网等于将广博的互联网延伸到更广泛的平台。
有人说,网络游戏是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然而认同这种偏激观点的毕竟是少数人。从娱乐角度而言,网络游戏的确创造了丰富的精神世界,只要不沉迷于其中,自然能够获得足够的乐趣,而不是陷入难以自拔的淤泥。网络游戏在2005年可谓是继续火爆。这一年中,我们看到互联网产业重新迎来了春天,宽带用户数量快速普及并突破1000万大关,而且看到网络游戏在互联网服务中更是一支独秀,成就了几位财富榜的数字英雄。同时,政府对于网络游戏的支持态度也逐渐清晰,网络游戏开始得到社会和政府的认可,网络游戏已不再是墙头的野草。伴随着一些企业的成熟,以及政策、法规对网游市场监管与规范的加强,网络游戏市场门槛已经提高,一个日益有序和成熟的产业逐渐形成。
数码影像
2002年主流数码相机从200万像素提高到300万像素,2003年又迈向400万像素,而高端消费类产品已经发展到了800万像素。DV数码摄像机更是以平均每年降价1000元左右的幅度展现出惊人的普及速度,整个数码影像应用基础已经十分牢固。无论是数码相机还是数码摄像机,最终的影像输出方案都相当重要,因此数码打印以及数码彩扩技术也颇为引人关注。令人欣慰的是,如今数码影像输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基本解决了成本问题。
超频DIY
超频是DIY用户永恒的话题。看着自己精心打造的电脑瞬间提高性价比,这种兴奋心情只有亲身体验过后才能理解。如今的超频可不仅仅局限于CPU,显卡GPU以及内存都可以成为超频对象,而且同样能够实现惊人的性能提升。
电子竞技
职业玩家很快就要有出头之日了。每一个电子竞技爱好者都应当记住这一天——2003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在人民大会堂宣布,电子竞技成为国家承认的第99个体育项目。也就是说,电子竞技很有可能出现在未来的全国运动会上。那时,会出现一个特殊的赛场,就是放满电脑和一群年轻人同样挥汗如雨地通过电脑互相搏杀。尽管2005年全运会没有出现任何电子竞技项目,但是其本身的进步已然不容忽视。
Part3 2005年十大热门产品
索尼PSP游戏机
掌上游戏机已经诞生多年,但是没有一款产品像如今的PSP那样广受关注。PSP主机性能并非十分出色,333MHz的处理器结合8MB内存和2MB显存的显卡,比起当今顶级PDA甚至还有
差距。然而,索尼毕竟是电子消费产品大碗,凭借一系列优秀的游戏支持,PSP的整体娱乐性非常出色。更为重要的是,PSP主动结合PC,使之配备无线网络功能,用户可以很轻松地将其作为MP3、MP4,甚至无线上网工具。从概念角度而言,PSP已经完全跨越了传统掌上游戏机的范畴,而是一台以游戏为主的掌上电脑。这样的评价一点也不为过。
Sonoma平台笔记本
90纳米制作工艺和2MB二级缓存,原本核心代号为Banias的第一代迅驰就应该带给我们这样的惊喜。然而正如很多新技术与新产品一样,将发展蓝图上所有的特性全部付诸于实际产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半年后的Dothan核心才让人圆梦。一年以前,Intel以Dothan核心完成了第一代迅驰的终极进化,不过以现今的眼光去评判,所谓的准迅驰II似乎空有其名。直至Sonoma平台发布,迅驰II时代才真正到来。迅驰II Sonoma平台的特色不仅仅是2MB缓存的Dothan核心处理器,支持PCI Express总线的I915系列芯片组以及带宽达到54M的IEEE802.11g无线网络也是不容忽视的优势。
大容量闪存卡
随着数码相机像素级别不断提高,用户对于闪存卡容量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高像素DC动辄将近10MB的成像文件,没有一款大容量闪存卡还真的不敢轻轻松松按动快门。除此以外,闪存卡也进入了普及应用时代。以PSP为例,几乎所有的用户都嫌512MB记忆棒容量太小,1GB甚至2GB才是标准配置。至于普及度不断提高的智能手机,有谁愿意在存储一部电影时分割操作或是不顾画质地疯狂压缩?此时,一款大容量的存储卡可谓极具诱惑力!
DVD刻录机
三年前,拥有一台CD刻录机成为很多人心中的梦想。然而时隔三年之后,我们猛然发现CD刻录已经渐渐不能满足需求。随着DVD刻录技术的成熟,主流产品的价格一降再降,属于DVD的春天也终于到来。尽管双面双层DVD刻录没有在今年得到普及,但是至少双层D9刻录已经变得司空见惯。此外,如今DVD刻录盘价格也不断下调,完全解决了存储成本问题。
苹果iPod nano
MP3永远是热门的产品,而苹果又是热门中的热门。如果说iPod体积太大,而iPod shuffle功能过于简单,那么苹果iPod nano无疑是很好的平衡点。iPod mini发布之际我们曾经感叹过,苹果居然能把这么一款硬盘式MP3播放器做到如此小巧的尺寸,但是转眼,今天iPod mini的尺寸记录已经不再新鲜。和因为没有选用屏幕设计而备受争议的Shuffle相比,全新的nano增加了一个1.5英寸彩色液晶屏幕,这点无疑也是在传承原先iPod的设计思路,还带来照片浏览和电影播放等功能(需要安装破解软件)。iPod nano在2005年的成功无疑是令人信服的,让业界再一次领略了苹果的工业设计实力。
智能手机
如果手机仅仅是移动通信工具,那还凭什么来吸引大众?不可否认的是,如今PDA正在与手机逐渐融合,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Symbian操作系统在智能移动终端上的垄断地位依旧无法改变,这得益于它拥有强大的应用程序以及通信能力,而且具备强大的对象导向系统、企业标准通信传输协议以及完美的Sun Java语言。不过,微软的SmartPhone也颇具潜力,尤其是多普达的出色表现令无数智能手机玩家大呼过瘾。它甚至整合了WiFi无线网络功能。
nVIDIA GeForce 6显卡
3D游戏依然是PC发展中的焦点,而nVIDIA也在2005年展现了王者之气。GeForce 6系列显卡以Shader Model 3.0为特色,在大量3D游戏中展现出极佳的画面效果,同时简化了游戏编程难度。此外,GeForce 6显卡还大多具备HDR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各种光影效果,并且支持SLI并行工作模式。
AMD 64位闪龙2500+
就在有人断言Socket 754马上要退出市场的危急关头,AMD推出了64位闪龙2500+,起到了力挽狂澜的效果。64位闪龙2500+依然采用Socket 754接口,但是其变化在于激活了64位计算功能,而且加入SSE3多媒体指令集。另外不容忽视的是,采用90纳米新工艺的64位闪龙2500+在超频潜力方面令人喜上眉梢,让无数喜新厌旧的DIY玩家立刻忘记了Barton 2500+,真正进入K8时代。
大屏液晶
按照很多业内外人士的预测,LCD价格走势应当是一路下调。随着液晶面板技术与产能问题彻底解决,LCD的整体成本将会比CRT显示器更低。2005年LCD的发展走势也验证了这一观点,19英寸LCD在年末成为市场中的主流之选。由于19英寸LCD与17英寸LCD采用相同的1280×1024分辨率,因此整体视觉效果更加舒适。此外,由大屏幕液晶面板衍生而来的平板电视也成为今年的热点,不过其高价格阻碍了普及速度。
MP4数码随身看
很多用户购买笔记本的目的便是体验各种视频音频娱乐功能,但其3kg左右的重量会让人感到十分明显的负担。此时,根本谈不上欣赏,而是让所谓的移动视频变成了艰难任务。相比之下,近期不断兴起的MP4更加值得大家考虑。这类产品的定位十分清晰——随身音乐与随身电影。
Part4 2005年让人兴奋的十大数字
65纳米
我们通常所说的CPU纳米制作工艺并非是加工生产线,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工艺尺寸,代表在一块硅晶圆片上集成所数以万计的晶体管之间的连线宽度。按技术述语来说,也就是指芯片上最基本功能单元门电路和门电路间连线的宽度。以90纳米制造工艺为例,此时门电路间的连线宽度为90nm。采用65纳米制造工艺之后,与90纳米工艺相比,绝对不是简单地令连线宽度减少了35纳米,而是芯片制造工艺上的一个质的飞跃。
667MHz
尽管这只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数字,然而对于内存频率而言却是颇有纪念意义的。长期以来,内存频率与CPU主频相差很大,由此不得不衍生倍频等一系列概念,令PC整体性能大幅度下降。而今出现的DDR2 667内存将内存系统的性能明显提高,更让我们对今后的DDR2 800和DDR2 1066标准充满期待。
1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到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为1.03亿人,半年增加了900万人,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其中,宽带上网的人数增长迅猛,首次超过了网民的一半,达到5300万人。
700MHz
如今显卡GPU的晶体管集成度已可以与CPU相媲美。不过今年GPU频率的最高记录并非由nVIDIA或是ATi创造,而是S3 Chrome S27显卡实现的700MHz。富士通的90纳米制作工艺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Part5 2006年十大值得期待的产品
Vista操作系统
微软自从2001年Windows XP发布至今,客户端操作系统就一直没有新版本出现,直到Windows Vista出现。Vista对系统的要求相对以往的微软客户端操作系统而言还是挺唬人的,比如至少需要512MB内存和支持DirectX 9 API的高档显卡等。
Windows Vista被微软自称为具备更好的安全性,耳目一新的用户界面,图形化系统以及复制保护等崭新属性的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思路为全方位的完整安全管理体系,这就意味着这种安全保护不仅仅是用户级的。这里的安全还包括对数字版权管理(DRM),内置了对音乐和电影的复制保护机制等。
索尼PS3游戏机
索尼公司近日表示,如果不考虑拖延的因素,期待在2006年春大规模生产PS3游戏机。对于价值250亿美元的电视游戏工业和希望阻止下一代DVD技术之争的制片厂、硬件厂商等而言,索尼下一代PS的发布时间表令人难以推测。PS3对于索尼推进蓝光DVD的战略而言十分关键,将有助于对抗以东芝为首的HD DVD技术。另外,引人瞩目的是,PS3游戏机将采用主频高达4.6GHz的CELL处理器,性能达到PS2 EE处理器的40倍。
Intel Napa移动平台
按照Intel制定的发展蓝图,Intel将在下个月推出新款移动双核心处理器“Yonah”,这也是第三代迅驰“Napa”平台的一部分。采用Napa平台的笔记本电脑将在性能、功耗和效率方面大幅超越现有的Sonoma平台。Intel已经宣告与日本松下电池工业公司(Matsushita Battery Industrial)(MBI)签订协议,合作开发功能更加强劲的电池技术,以支持面向未来移动计算技术平台的“全天候计算”远景。此外,Napa移动平台以I945移动芯片组并且配备I935无线网卡,综合性能表现将会比Sonoma平台大幅度提升。事实上,Napa移动平台最大的诱惑力在于“全天候计算”。不过客观分析来看,这对于今后大多数普通Napa移动平台笔记本而言并不现实,然而5~6小时还是一个可以期待的数字。
3G手机完全是通信业和计算机工业相融合的产物。3G手机除了能完成高质量的日常通信外,还能进行多媒体通信。用户可以在3G手机的触摸显示屏上直接写字、绘图,并将其传送给另一台手机,而所需时间可能不到一秒。
然而与3G网络以及硬件设备蓬勃发展的现状相比,相对应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显得落后一步,因此开发商必须抓紧有限的时间尽快做好研发工作。国内3G牌照发放将会在2006年水落石出,届时3G手机将会以惊人的速度普及,而相应的配套功能也将在短时间仓促上阵。
现在,用户对于硬盘存储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日立在硬盘存储技术上再次获得重大突破,新技术硬盘将使用垂直正交式存取数据方式,从而大大提高硬盘存储空间利用效率。日立可以在直径2.5cm的硬盘上存储超过20GB数据,而台式机使用的8.9cm硬盘容量可以超越1TB。
4GB
以往32位处理器将内存寻址范围限定在4GB,而如今64位处理器则已经彻底突破这一极限。4GB内存容量将会成为一个分水岭,内存容量在解决成本问题的基础上将会大步伐前进。
3.8GHz
尽管主频完全代表性能的概念已经淘汰,但是主频对于CPU的意义依然非常重大。今年Intel推出的Pentium 4 670处理器主频达到3.8GHz,已经令人十分惊叹。不过也许是为了将悬念留在明年,4GHz的大关只有留待来年去冲击了。
廉价笔记本
事实上,降价永远是消费者最为欢迎的,但是问题关键在于不能通过质量缩水来实现所谓的低价格,因为这与我们追求性价比的原则格格不入。令人欣慰的是,尽管目前也有少数三线中小品牌存在低价位产品滥竽充数,但是大多数国内外知名品牌还是将品牌形象放在第一位,此时的降价多数通过降低配置来实现,因此带给消费者更高的性价比。2006年对于廉价笔记本而言是关键的一年,神舟能够真正如期推出3999元甚至更低价位的笔记本。HP是否继续与Dell展开价格大战,这些都是令人非常关心的话题。
媒体中心电脑
将电脑发展为信息家电产品一直是微软的研发思路,而实现这一步的关键便是让产品与多媒体应用相结合,因此媒体中心电脑成为微软全力打造的新概念,也将会在2006年强势普及。除了降低噪音,最新的媒体中心电脑还设计了更具家庭亲和力的外观,力图使它们看上去更像是起居室用的音像设备,而不是电脑。媒体中心从呆板的PC样式转变为起居室风格的消费类电子设备,这种转变将发展为一个新领域。另外,未来的媒体中心电脑将提供组件兼容的插座连接方式,甚至整合Mira无线显示器和众多通过无线网络技术连接的外设。
Wireless USB设备
试想,将来我们为自己的MP3播放器传输歌曲,从数码相机导出照片到PC,都无需烦琐的连线,通过Wireless USB技术轻松即可完成。目前,电脑的USB接口是使用率最高的接口,各种产品也倾向于USB接口,相信无线USB标准的普及,可以让用户从纷繁的线缆中解脱出来,个人电脑的桌面也能够清爽许多。
燃料电池
笔记本的能源危机终归需要得到解决,而燃料电池成为众望所归的解决方案。燃料电池以甲醇为燃料设计,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电力。这种燃料电池可将甲醇分子分解为质子、电子和二氧化碳,质子再通过一种特殊交换膜,与电子分离,然后导入线路延续电能。燃料电池不必像传统电池那样进行充电,一旦电池耗尽,只要调换燃料盒就能重新工作。而在电量方面,一个燃料盒所能提供的电池工作时间将是普通锂离子电池的6~10倍,可以让普通迅驰笔记本工作15小时以上,预计在2006年专供笔记本使用的燃料电池模块将会大批量生产。
高性能硬盘
在整个PC工作流程体系中,存放虚拟内存的硬盘可谓是最大的性能瓶颈,因此其性能提升一直非常令人期待。事实上,如今我们一点也不担心硬盘的容量发展趋势,而是担心无法解决速度难题。值得注意的是,10000RPM技术将很有可能在2006年得到普及。除了WD已经发布了猛禽系列硬盘,希捷和日立都已经有了类似的计划,毕竟10000RPM技术在SCSI硬盘上已经十分普及,至少在研发难度上并不会太大。除了高转速硬盘,配备大容量缓存并且提高存储密度也有利于提升硬盘性能,这些都将在新的一年里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惊喜。
OLED显示器
有机发光二极管并不是什么新鲜产品,但是将其应用到显示技术的确是一种创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简称为OLED,使用这种技术的显示器的体积非常小,小到可以放置在指甲上。OLED通过电流驱动有机薄膜来发光,发的光可为红、绿、蓝等单色,甚至可以达到全彩的效果。它的优点在于制造成本低、可自发光、无视角限制、反应速度快、耗电量低,这些都是LCD所不具备的。潜力无限的OLED很可能会取代目前的LCD,成为桌面市场的主流。如果一切顺利,我们有望在2006年内看到价格合理的OLED大屏幕显示屏。
1600dpi
尽管鼠标在众多明星级硬件设备中那么不起眼,但是对于游戏发烧友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也受到很大的关注。
今年1600dpi技术的普及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这能够保证鼠标在高速移动中的精准定位。
100GB
东芝曾在今年发布了3层HD DVD,容量达到45GB,而TDK则带来了4层蓝光光盘,由此在容量上彻底击败HD DVD,达到惊人的100GB。虽然TDK尚未公布100GB蓝光光碟的上市日期,但可以预期的是,在容量方面HD DVD是极难再超越蓝光了。
35万
2005年9月1日,或许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第一个拟在全国范围内播出的高清电视频道在杭州落地试播。目前,央视高清频道可开播的内容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体育、音乐和综艺节目,主要以影视剧为主。杭州数字电视有限公司作为央视高清频道在杭州本地的网络服务商,目前已经拥有了较为雄厚的用户基础——35万数字电视用户成为国内第一批享受视觉冲击的幸运儿。
热点文章 重点推荐 | |||||||||||||||
|
- 相关阅读:
- ·国际上网300小时:WiFi开始全球免费连
//smb.zol.com.cn/543/5433199.html - ·ZOL商用事业部招聘相关频道编辑
//smb.zol.com.cn/509/5092352.html - ·传UC优视将并入阿里巴巴 成阿里子公司
//smb.zol.com.cn/459/4599784.html - ·智慧云API监控 三个步骤提高业务增长
//smb.zol.com.cn/460/4600747.html - ·GSMA:2020年中国4G连接数将达9亿
//smb.zol.com.cn/459/4597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