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企业中心 > 财经产业 > 行业新闻 >

采访手记:那些空缺着的职位

创业者24小时:新公司能去哪儿?

新浪科技 【转载】 2005年12月19日 10:21 评论


 
  你猜猜“去哪儿”会最终被什么拉住后腿?

  这几个创始人说不担心携程和e龙。对于这两家上市公司来说,竞争就是只需稍微在他们的网站上增加一项功能而已。不过几个创始人认为,成本的压力将十分巨大,因此,携程和e龙不会这么傻。

  但携程和e龙还可以收购!不久前,美国二线的旅游搜索引擎farechase.com,就被重归搜索的雅虎以2千万美金收购。而在Web2.0模式中,美国许多已经产生了巨大流量的新公司没能在将流量转化为营收的竞跑中获胜,最终都沦为了第一拨互联网公司中的口食。大量拷贝了美国模式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能逃脱这个命运吗?

  几个创始人说有点担心Google和百度。一开始,当Google推出旅游搜索服务时,“去哪儿”们有点紧张又带点兴奋,因为巨头们证明了他们看到的方向。担心的由来旋踵而至,有着巨大流量和认知度的大众搜索引擎,会像个黑洞,把他们辛苦培育的网民轻易吸去。

  很快他们又反驳说,不会的!因为弱智的机器搜索无法屏蔽大量的价格欺诈,也无法解决服务提供商们究竟能什么样的服务或是诚信这个大问题,但是垂直旅游搜索可以做到。

  现在,“去哪儿”正在两条路上狂奔,一方面,“去哪儿”必须获取在短时间内大量的流量资源,以抵御来自Google和百度的压力,另一方面,“去哪儿”又必须尽快将流量转化为分成,不然,可能很快被收购的阴影笼罩。

  有一天,与另外一家公司的创业者在一起聊天,戴福瑞突然感慨起来,说,现在的员工的薪水太贵了,稍微差一点,优秀的员工就全被对手挖走了,即使这样,每天还有对手在不停挖墙脚。也因为这样,不得不再去融资。

  听到这里,也就突然理解了美国人戴福瑞将他25%以上的工作时间放在寻找人才上。现在几个创始人最担心可能就是,能够找到足够合适的人才,放在那些空缺的位置上吗?

 

 

 


中小企业热点文章 重点推荐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上一页 1 2 3 4 5 
频道热词:NVIDIA  cebit 2011  戴尔  
视觉焦点
企业中心财经产业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