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发早霜染,无情岁月摧。种田大半生,却无地一分。淇人多知我,地道一农民。暮年网上行,自封主持人。”鹤壁市淇县的郑厚德老汉在向记者吟出这首自嘲诗的时候,满头银发的他,难掩脸上的喜悦和欣慰。过去5年里,他利用从小孙子手里“抢”回来的玩电脑时间,用手写板一笔一画制作出了30多个栏目,5000多个网页,还建起了一个网站。“有意有情、有滋有味”这是他对自己晚年幸福网络生活的体味。
65岁成”超级网虫”
为啥会爱钻研电脑这玩意儿?老汉说,20多年前,单位买来第一台电脑,同事们对这个“庞然大物”望而却步,郑厚德就开始琢磨上了,没多久他就把电脑摆弄得跟地里的庄稼一样服帖。退休后,他触网并且沉迷其中。“上网已经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郑厚德老伴称他这是得了“网络依恋症”。
”啃”着学成了”专家”
郑厚德是搞农业科技的高级农艺师,和农田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自称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2001年,当地电信部门要建一个当地的资料信息网站,苦于没有内容。得知郑厚德擅长画画又酷爱搜集资料,就找到了他。从那天开始,郑厚德疯狂迷恋上了制作网页,他买来很多光盘资料和报纸杂志,慢慢地“啃”着学,时间一长,原来侍弄庄稼磨出的老茧被醒目的“键盘茧”逐步覆盖。2002年2月,郑厚德自己掏钱租服务器、注册域名,名为“淇县热线”的网站诞生了。
80岁时交出”站长宝座”
淇县的网民们惊喜地发现,这个网站就像一个宝库,旅游、历史、文化等资料应有尽有。现在,网站在他的打理下,已经有30多个栏目,5000多个网页。“老农”跟记者说:“我老了,有些力不从心了!”他告诉记者,他准备80岁的时候“挂靴退休”。也可能提前把这“站长”的位子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