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买了一套巍子的新剧《红顶商人胡雪岩》,刚刚看了前两集。巍子版的《胡雪岩》是我早就有所期待的剧集,我觉得,它应该比陈道明演的老版更好。既是重拍,应有出新的地方。陈道明版我只看过不到半集。以前看过巍子演的另一部商业题材的剧,觉得他在那里面刻划的企业家形象很细腻。这人有表演“人精”的天赋。至于陈道明,总是一副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神情,演什么角色都掩饰不住那股自雄之态,他能演出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商人胡雪岩的那种感觉?我表示怀疑。
还是来看巍子吧。他的表演比我想象的差一点。比较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而且此剧从胡雪岩当钱庄伙计时,就由他演,与角色相比演员显老。陈宝国的《汉武大帝》、《大宅门》也都有类似问题。
这套剧与陈道明版一样,也是根据高阳同名小说改编。尽管有上面所提及的问题,但导演讲故事的功力还算到位,不温不火,文火慢炖。杭州水乡、市井茶楼、官场作态,在镜头里都达到了及格线以上的分数。但我奇怪的是有个镜头,就是徐疯子救过的一位小姐要拜胡雪岩为恩人时,在那位小姐的身后,漆黑的古典楼阁旁边,居然又出现一片白花花的脚手架,一看就是还未完工的工地,我想这多半不是故意如此,应是疏忽。看着怪别扭。
作为本剧的开篇,这两集讲述的正是众所周知的胡雪岩用500两银子进行风险投资的故事。这大概也是胡雪岩传奇的开始吧。胡雪岩此刻是一个大概25-30岁之间的人了,上有老母,父亲早逝,下有妻女,女儿有5岁左右的样子。家里的房子比较大。胡雪岩呢,是信和钱庄的伙计,如果用现代眼光来打量,就是一家银行的客户经理。属于收入较高的白领阶层。当然,在那个岁月,最风光的事情是做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经商者乃现代帝王。由于他家的祖产比较大,太太又不工作,没有收入,因此他一人的薪水,要供养全家四口,还要养那么大一套房子,有些吃力。他的房子肯定没有用来对外出租生财。因此除了胡雪岩的薪水,他太太还经常从大财主家弄点刺绣的活儿干,挣点计件费。胡雪岩在名为信和的这家私人银行当了几年学徒,业绩不错。他干的是放债和收债的活儿,发展客户,回笼资金,获得利润。
胡雪岩的发迹始于一件再稀松平常不过的小事情。中秋了,他奉经理之命去找借贷捐官未成、欠下多个债主一屁股债的徐疯子,向他催一笔三年的老债,500两银子。结果他去时,徐疯子正被另一帮恶狠狠的催债人追打。胡雪岩比较善良,在旁边说了两句公道话,结果自己还挨了那帮恶棍的一顿揍。后来,徐疯子被追到河边,感叹人世凄凉,不想活了,投河自尽。胡雪岩将徐疯子的家当收拾了一下,卖了10两银子。他用这10两银子给徐疯子买了一身寿衣,一口棺材,雇人将之葬了,入土为安。债务人死了,500两银子的债务就成了死账,胡雪岩的经理责怪他为何不拿那10两银子回来也算对老板有个说法。胡雪岩显出过人的机灵说,10两银子不是什么大钱,这样做,可以为信和挣回好声誉,人们会念叨:是信和帮徐疯子入土为安的。由这个细节可看出,胡雪岩不是个普通的员工,甚至不是个普通的商人。他的思想里具有优秀的基因。
这10两银子的投资换来的不仅是良好的品牌效应。还有意外收获。后来一位被徐疯子救过的颇有来历的小姐,到杭州经过打听,得知徐疯子已死,就将让徐疯子入土为安的胡雪岩也当作恩人,并当即拿出500两银票替徐疯子还债,还送给胡雪岩一块玉佩作为他们友谊的标志,这块玉佩,无疑会在以后胡雪岩的商场发迹史上发挥重要作用。
这期间,胡雪岩又在茶楼里结交了王有龄,一位有才华、以仕途为理想但不同流合污的读书人。其实,王有龄和胡雪岩都是这家茶楼的老主顾,但此前胡雪岩一直没怎么关注王有龄。直到有一次王有龄与一位来茶楼摆排场、要轰走楼内顾客的新任知县发生嘴角纠纷,透露出自己已有官职、只是无钱买实缺赴任的情况,引起了胡雪岩的注意,并且他随机应变,过来充当了和事佬,消解了这场纠纷,并且约王有龄换个地方喝茶,聊天之中,得知王有龄是位有才干、有志向、想做实事的年轻人,只是目前他没有钱赴京买缺。而王有龄生病卧床的老父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儿子当大官,做大事。在王家最需要一笔钱通向仕途的时候,胡雪岩将徐疯子的500两债银拿了出来,借给王有龄,尽管他们认识时间并不长,彼此还没有深交。
这500两银子是属于信和钱庄的,只不过暂时还在胡雪岩身上。胡雪岩不甘心只做一个普通工薪阶层,他有远大抱负,他在寻找一切投资机会。拿出这500两银子,他是经过反复思考的,决心将宝押在王有龄身上。此刻,他是一个有眼光的风险投资家。
在王有龄面前,胡雪岩将自己包装成一个不计回报、只奉献友谊、希望对方早日成功的朋友,如果对方说有朝一日定当大力回报之类的话,胡雪岩就会以一句“你这样说太见外了吧!”顶回。他以此俘获了王有龄的心。并且在王有龄赴北京前,他们俩还对着天地结拜为兄弟。
在钱庄老板对这500两银子的去向进行兴师问罪时,胡雪岩表现得是一个有投资眼光和胆识的生意人。他说,王有龄有才华,有志向,而且在京城有好朋友任大官,此次就缺500两银子去京赴任,一旦其被委任实差后回杭州的话,以后官府的现银,肯定会交由信和打点,那是一笔大生意,而且,多交几个官场朋友,有好处。面对经理的质疑,他认为,任何生意都是有风险的,这个风险值得冒。
不过,公司制度不能乱。虽然胡雪岩是个人才,但他毕竟违反了公司制度,未经公司集体决策便私自发放贷款,信和的老板只好将他炒掉。当然,这位老板也实在缺乏大眼光,只看到胡雪岩破坏制度的一面,如果他能看到胡雪岩作为精明投资人的一面,对他的惩罚更加策略化一点,继续留用他,他就等于留下了一只会下金鸡蛋的母鸡。
失业的胡雪岩回到家中,起初并没对家里人说明自己的失业。直到母亲从别的渠道得知,一家人因为惟一的经济来源中断而生气、沮丧时,他这才说了实情,他母亲听信谣言,以为是胡雪岩私吞了钱庄的500两银子,胡雪岩便解释,他认识的一位朋友王有龄,极有才华,但无钱为官,老父又刚刚去世,极其困难,所以才借他500两银子,让其找到发达之路,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这番话打动了善良的母亲,胡雪岩在母亲那里也得到了理解和信任。
因为破坏公司制度而失业,这使他在杭州的银行界成为黑名单上的人物。因此他找不到一份工作了。没有了任何收入来源。全家面临着破产的境地。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对王有龄做的那笔投资而引起。这对于胡雪岩而言是一个危机。但这个危机里也蕴藏着机遇。他为了帮助王有龄而失业,一旦王有龄发达了,更会感激不尽,加倍回报之心一定更烈,因为对方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另外,胡雪岩在杭州银行界拥有的这个金饭碗,也是一个金手铐,让他无法闯荡更宽广的天地。如果只在杭州混,终其一生,他可能只是个小商人,甚至小职员。而现在,为了谋生计,在杭州银行界找不到工作,他得将眼光投向外界了,为此,他离妻别子,只身赴上海去寻求发展机遇。
就这样,胡雪岩人生新的一篇翻开了。一个只求温饱型的打工者向一个担风险、成大事的大商人的转变,由此开始。而此刻,已经在仕途得意起来的王有龄,回到杭州,拼命打听胡雪岩的下落。
启示:有舍才有得。舍弃了安稳,得到的是任意翱翔腾飞的机会。纵观历史上成大事者,没有一个人是抱着安稳的观念不放的。他们都是冒险家。对于自己看中的机会,敢于押上宝贵的赌注。不仅要当一个发现机会的行家,更要当一个善于投资机会、管理风险的专家。当你与风险为伍时,很多人会替你捏一把汗,甚至不理解。但一旦成功,你便成为被称羡的人。更重要的,你在自主命运、搏取成功的过程中体验了什么是真正地活。
- 相关阅读:
- ·真正秒下电影 韩国实现10Gbps宽带连接
//smb.zol.com.cn/486/4860476.html - ·微软发布最新技术预览版Win10
//smb.zol.com.cn/485/4857505.html - ·10大最常见的数据库安全问题
//smb.zol.com.cn/485/4855173.html - ·微软新一代Windows 10:改变带来新意
//smb.zol.com.cn/483/4838090.html - ·Gartner:企业需要注意的10个战略性预测
//smb.zol.com.cn/483/4834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