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公司大中华区产品战略部总监刘松作客ZOL访谈实录: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是甲骨文公司大中华区产品战略部总监刘松先生。刘松先生此前有14年的IT工作经验,加盟BEA之后长期从事中间件策略和发展业务,我们首先请刘松先生简单介绍一下在当前的情况下公司如何提高公司的业务效率。
:: 刘松:我用十分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考的空间,中间件对网友和听众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有的人会问到底什么是中间件?我提供一些比喻和图形供大家考虑,方便大家理解。这些到底是什么?我可能是比较快的讲PPT,我只是强调在整个一个小时里几个关键词,一个是“架构”,“降低IT成本”、“业务支持”。
:: 这是美国的一张图,美国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以后可能有自己的业务和管理策略,比如说对于现金流特别的重视,降低采购货品的成本,想办法争取客户,降低风险以及提高整个的劳动生产效率。
:: 而中国企业分成两类,一类是中国的领先企业,比如说一些大的银行、大的电信运营商、大的金融和保险公司,还有大的能源类的、资源类的机构,在全世界的排名都是很靠前的。中国的情况有点不一样,一是不差钱,二是如何在海外扩张和并购,现在可以用很少的钱买到很好的产品,包括汽车企业在内的公司都在想这个问题。
:: 我们一是考虑更多的并购和扩张,另外是寻求更低成本。网络渠道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变得更重要,消费者尽量不是开车到店里,而是网上销售。去年下半年网上下订单的公司业务在增长,提醒国内大的企业在网上渠道上要更花时间,之前很多的客户在网络渠道上花的时间比较少,这确实是一个机会。网上渠道为什么那么重要,和中间件联系的那么紧?中间件的普及很大程度就是做应用服务器,在互联网上的应用服务器,大家都把业务在上面开发,面向消费者。
:: 中国也同样面临着风险,因为我们的治理压力和提高销售生产力的问题。在北美的企业因为现有的环境,它的业务重点和IT重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时候对于信息的综合的掌控变得更重要了,因为外界的环境发生了各种变化,比如说进出口和整个的收入营收成本,还有流程不断的变更。确定环境之后服务的客户模式会不断的变动,突然之间现金流少了,希望用另外一个流程来解决问题,这是几个特性。
:: 这张图主要讲的是金融危机带来了大多数企业对于IT价值的重新思考,其中有几个关键的点,流程的快速变更、信息的全局可视化、低成本的架构来支撑原来的企业业务,都是几个关键的重点。
:: 对于这几个重点来说,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有四、五个方面,刚才提到了企业并购的时候,支撑企业并购最重要的是两点:一个是全球化的管理,一个是与之相对应的IT。所以在过去五年里,在金融危机没有发生的时候,整个SOA业务的发展,更大程度上依靠集成,集成很大程度上因为全球化的企业并购。全球性企业并购的时候发现支撑它的集成技术很关键,把不同的公司收购过来之后,对IT进行整合。现在中国的企业也面临同样的难题,即使不是对外进行海外并购,即使是内部的并购也面临信息的整合,因为抓住了信息就抓住了管理的根本。
:: 很多国内大的企业在做大的时候是采用把很多主业并购成一个集团企业,每个公司有自己的特性和IT系统,本身就有整合的需求,所以这是一个很强劲的需求。这方面甲骨文还有一个专门的对应的中间件的架构,把应用和中间件融合起来,好处是不止是完成了集成,还能很快的在集成之后开发新业务,有现场用的网上支付服务可以用。
:: 对于国内的环境,尤其是对中间件和SOA的需求,对业务的透明性和业务的实效性,现在的时间更重要,我们听说了几个例子,在过去的几个月很多的管理机构原来是每个月汇报一次经济的指数、进出口的指数,某一个省的经济环境,以便作出决策。现在发现情况变化很快,可能在十天里进出口额度、注册企业的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管理机构现在必须把关注业务的变化、信息的变化缩短到一天甚至几小时才能作出快速的反应。带来的需求是怎样用快速的办法处理来自不同的应用和数据源的东西。很多的决策部门关心的是下属的多少家企业是否需要救助。作为一个集团企业来说,我哪些下属企业状况特别差,哪些好了,对于实效性的要求,原来以月为单位现在以小时为单位。怎么跟外界反映,透明化也一样,以前讲的蝴蝶效应,恶性事件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企业。这种情况怎样提前处理,这个事情不能放着,必须要尽快的处理,这时候能不能评估一下某一个小事件对于整个业务的影响,不仅要看这一件事,要看目前所有要受影响的环境,要强调业务的透明性。以前的业务是支撑了某一个具体的业务,并不能解决业务可视化的方面。
:: 我们想特别讲的一点,但是对于很多中国的领先的企业来说,我们不说普通的企业,恰恰是这个时候优化你的架构,基础设施会让你变成世界级企业,从一个规模到有质量的增长,从大到强,IT变得特别的关键了。我们强调这些对应的技术中,集成技术、数据的集成化、员工的协作都是中间件来支撑的。有两个诉求点在中间件的价值上,CIO告诉CEO你要在企业的扩张要有集成的技术,要有SOA的流程技术,包括网络渠道低成本。
:: 有的IT企业领导说就给你这么多钱,下属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改变传统的应用为中心,快速开发,还有是有一个伸缩性的体系。领导都希望可量化,能够持续创新,在国内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企业监管。在过去两三年里,企业监管是国内中间件以及SOA需求最重要的地方,因为国内很多的企业面临的全球化、创新压力并不大,最大的压力来自监管,所以背后也有一些技术,你的数据的展现、合规这两个角度。
:: IT预算紧缩之后,怎么找到见效快的绿色IT。我们现在听说有一个大型运营商省级的领导说看了机房里晚上灯火通明很担心,因为费很多的电更不用说机器了。
:: 讲一点抽象的东西,原来企业应用像盖楼,现在要把一个企业的应用变成树一样的架构,简单说一下,树冠远看像云,就是我们讲的云计算,里面的业务服务,比如说是网上旅游下订单的服务,可能是一个客户数据查询的叶片,树枝就是中间件的技术,树干可以长宽来支撑巨大的树冠,有一些应用网格的技术。从两三台到十几台平行的扩张,就像互联网公司一样。原来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树根上,不联系,比如说订票、信贷。现在要把树根的养分变成叶片,叶片可能会灵活的改动,比如说到秋天会变黄,冬天会落叶,第二年会有新的出来。怎样更快的做这个事情,需要整个的结构来支撑它。
:: 我们说理想的结构,用这张人的大脑的图是强调过去那么年的IT建设,都是用左脑,比如说ERP,供应链管理,人事管理,都是解决确定性的、最基础的人财物的。我们相当于从一个笔直的大路上走入了森林里,有各种各样的危险。人在进入森林中不是用逻辑思考的,用直觉感觉各种各样的危险。中间件提供的快速响应、流程变更、综合感知等有点像人的左右脑。我们现在考虑从左脑的格子均衡,把右脑也发展起来。业务可视化,以达到企业的监管,企业内部的协作,这也是一个很大方面的事情。
:: 综合来讲,我们现在正好是一个时机,可以从传统的格子化的思考问题开始到均衡。
:: 大概就讲到这里,给大家建立几个模型可以讨论,因为中间件从根本上讲,产品和架构两者密不可分,是一体两面的东西。
:: 主持人:谢谢刘总前面给我们讲的,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概念,树型的结构。刘总也讲到了今年金融危机下,中国的企业有很多的机会走出去并购一些企业。甲骨文跟BEA公司进行了合并,请刘总给中国的企业谈谈怎样快速用SOA架构给收购的公司进行一些融合?
:: 刘松:SOA在2000年开始兴起之后,SOA有很多的角度,快速开发重用的角度,本身SOA治理的角度,有一个很关键的角度叫SOA的集成,一直是很关键的办法。比如说在国内有一个电力企业,某一个地市做一个应用,直接把省里拿一个应用服务就好了。解决了整个企业架构一致性的问题,整个全省的架构是一体的,好处是如果我想出一个新的针对客户的比如说营销的方案,我只要几分钟这个企业都能够执行了。有一些移动公司也是一样,可能每周都有新的计划出来,用了SOA业务整合之后他们的业务就能很快的发展。
:: 基于SOA这种整合的技术,背后有一个很大的技术的支撑,有异构的能力,把不同的系统整合好,建立一个新的标准,下面做任何的应用都要依照新的标准,这是很大的不同。帮助企业有统一的集成的平台,无论是信息的一致化还是继续扩展业务都有好处。
:: 主持人:这两年SOA是市场的热点,您也在这个市场打拼了很多年了,请问SOA市场这几年在国内的发展,未来会是怎样的趋势?
:: 刘松:整个中间件市场,SOA逻辑是这样的,交易中间件,应用服务器,在2000年以后中间件主要发展的趋势是在基础的应用服务器上中间件变厚,整个SOA大的概念,整个身份认证、内容管理等等。所以中间件的层次越来越厚。
:: 我们发现在2005年、2006年媒体已经开始讲,大家基本是认知阶段。到了2007年之后,国内已经有一些先锋的客户实施。有的人可能会问,这两年SOA已经不像之前那么热门了,其实是用户已经不通过媒体的认知,他们在做一些项目。我有一个客户长期跟踪,在2006年实施到这儿,现在把整个的应用都实施到SOA的模式。
:: 在第一轮,媒体宣传得非常清楚,我们发现最落地的一点,就是国内的企业开始接受架构咨询这个概念。中间件的饼变厚以后,SOA如何落地,架构怎么设计,有没有切入点应用可以做。这个切入点可能是一个信息门户,有很多的客户付钱给咨询公司,你帮我做一个未来三年的架构规划,帮我选出来我最应该从哪几个项目开始,既要从业务考虑,还要从IT历史考虑。
:: 所以说SOA在中国很多的客户已经非常低调地执行了,很多的客户都有非常好的例子,海尔的主数据管理,政府有很多的客户。这个时候有一个关键,希望更多的客户从概念级进入到执行的时候,要知道架构现在是最关键的,如果没有架构就无法把产品摆在恰当的位置,没有一棵好的树就不知道把业务和中间件的产品用好。
:: 主持人:刚才您谈到SOA的时候好象怎么也离不开中间件,也有人形容中间件和SOA是“鱼和水”的关系,未来它们之间会走向什么样的状况?
:: 刘松:中间件在过去十几年是最普遍意义上的工具,就像水一样,SOA是比较高端的,它的特点是更靠近业务,更有价值,或者说鱼也有道理,更灵活。但是它们之间是一起的,中间件逐渐发展到了SOA的位置上。SOA也叫中间件,也这样的定义,这层中间件会越来越厚,因为有关键的推动力,比如说互联网的创新方面,要求流程、数据变得更厚,才能支撑原来的业务。整个SOA中间件的发展未来会更广阔,在SOA的前端和中间件的前端是大量的互联网的应用,在SOA后端是传统的应用,信贷、订票,各种各样的客户的服务等等。SOA和中间件我们说中间一个是业务和IT的中间件,一个是互联网世界前端消费者和后端企业的中间件,Oracle融合中间件,融合应用和业务,融合后面的整个传统的应用和前面的互联网。所以这层变厚是一个大势,增长的会很快。从强劲的市场需求来的。
:: 主持人:很多网友看到刘总的PPT有一棵很大的树,Oracle主要是把这个树干变大。Oracle怎样把中间件产品帮助在“冬天”这个环境下,企业降低成本,节省开支呢?
:: 刘松:我们把这棵树从上往下讲,树枝是我们强调的业务编排工具,一个是企业服务总线,能承载这些业务。树干是应用网格的技术,背后有很多的产品,但是具体有一个产品,承载的是可以用两台服务器横向扩展到几十台,承接外面大量的互联网用户的查询,客户的起步很低,可以随着业务的增长来做。树根是比较基础的中间件,比如说交易的中间件,还会继续用于铁路订票高交易量,基础应用在后面。再回到这棵树的上半边,因为有很多不同的人访问叶片的服务,所以有门户的需求,所以门户的需求在上面树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权限,就有了身份认证的需求,还因为你要求把你传统应用里的很多的树根里的养分放到树叶里,很多结构化的数据,还有外在的非结构化的数据都放到别人能看得懂,比如说视频和多媒体文档,我们叫企业文档。看到想看的内容,识别到他想要的身份,还要能够把业务服务层层调用,所以就承载了很多相关的技术。
:: 再稍微重述一下,靠近树叶的有门户技术、协同、身份认证、内容管理,树枝是业务流程管理,服务总监,树干是应用网格,树根是交易处理的应用服务器。这棵树业务服务和消费者都说中间件在哪里,银联每刷一笔卡,后面有一个交易来完成的。再过一两年你用手机来付钱的时候,是用叶片移动支付自动调到交易处理的转接系统,你只看到树叶而没有看到背后的架构。
:: 主持人:刘总给大家介绍了中间件的四层,告诉客户怎样在“冬天”用好中间件。Oracle并购了BEA之后,也把BEA的中间件业务给融合了过来,整合了以后Oracle吸收了哪些好的方案整合到自己的业务中来?
:: 刘松:两家公司原来的业务就非常的相似,都是开放性的,基于标准,还是强调域集成。当你有需求的时候,我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两家公司的合并,原来BEA主导的服务器,交易处理中间件都变成Oracle策略的产品,两家可以互补的像门户、业务工作流,涉及的角度不一样,因为标准可以互相的融合。因为两家公司原来都倡导标准,并且都是标准的领导者,所以融合起来没有什么难度。由于这两家公司合并之后,在完整性上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原来在那棵树里从BEA的角度来看缺少身份认证管理和内容管理,从Oracle的角度上来讲它的整个的应用服务器、交易处理中间件是比较少的。融合之后在整个的市场份额和给客户提供的整体的能力,在完整性方面,应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 主持人:合并之后,甲骨文推出了新的产品,这些新的产品将继续把这个整合方案做大,还是针对竞争对手做了针对性的产品?
:: 刘松:作为行业的领导者考虑的问题不是竞争,而是给客户带来的价值,下一个方向是什么?原来最关键的策略不是因为竞争产生的,而是对客户负责任的角度,比如说开放性。我还是保证我所有的中间件都能够架在异构的环境里,包括对开源应用服务器的支持。包括我们的竞争者,开源,这都是让客户增加选择的一个余地。
:: 在更先进的前瞻性的技术上,可能还得花时间,比如说事件驱动的模式,还有一个方向,我们希望对某些行业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比如说在医疗行业,针对国内现实的情况。在北美有一个非常好的医疗行业整个的中间件和SOA的方案,最重要还有一个专门的尊重医疗国际标准的数据,举一个例子,以后病人在A医院出院之后,由于用了统一的定制码,如果是短期就不用重新再检查,甚至到了国外的医院也可以用那些标准,国外的医生也可以用这些标准看到你的病是怎么定义的。
:: 主持人:今年在国内市场Oracle会看好哪些行业或者是重点会在哪些行业用中间件?
:: 刘松:电信、银行、大型政府机构、制造业一直都是中间件需求很大的四大行业。新兴市场我们会扩展到医疗,中级市场精耕细作到了二级城市、三级城市,可能不止一两个行业,比如说公积金、大学、研究机构,都会拓展,不限于哪个行业。新兴行业中医疗是我们的重点。
:: 主持人:今年3G项目上马,对Oracle的业务有怎样的促进作用?
:: 刘松:Oracle在全球电信行业都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在中国的优势更明显。几大电信运营商都有一个看法,就是3G最大的IT需求是中间件。支撑这些东西的基础设施和交易量,包括现在的Oracle的技术中本身在四五年之前就开始对3G融合计费、下一代的标准都做了很多的工作。这方面的机会是很大的,只是要看运营商的投资节奏,最开始要建网,然后一步一步的做,时间无法估计,要看机会。
:: 主持人: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如何用好中间件,请给大家提一些好的建议?
:: 刘松:和欧洲、美国客户比起来,中国软件行业的生态决定了没有大量的开发者,在架构方面奇缺。应该给好的开发者和架构师更好的机会和更好的报酬,让他们能够稳得住,可能一个企业不需要很多的架构师,有两到三个,站在企业的全局看问题。具体某个产品的应用,可以有很多选择和探讨的问题。从中间件诞生之日起,是架构师受益的日子。企业着力培养自己的架构师,它的价值会在现在的环境下带来事倍功半的效果。
:: 主持人:Oracle在培养架构师方面有什么举动?
:: 刘松:今年甲骨文会有一个全球性的架构师的常年的活动,可能是一个论坛,也可能是具体的培训。我们叫“架构师对架构师的培训”,在应用服务器时代对应的是开发者,在整个SOA时代是架构师。在中国2月份北京、上海、广州已经有了比较大型的针对架构师的活动。可能到5月份以后会有更多,全球性的计划要推动这件事,有了更多好的架构师,才能让更多的中间件产品得到更大的发展。
:: 主持人:谢谢刘总用这么长的时间给我们讲了中间件的发展,用一棵树比喻了中间件。我们也希望在Oracle的滋润下,国内的企业能像这棵大树一样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 谢谢刘总,谢谢各位网友。
- 相关阅读:
- ·应对IT挑战:Oracle融合中间件推动企业变革
//smb.zol.com.cn/398/3982719.html - ·甲骨文推出面向Oracle Tuxedo 12c的大型机迁移产品
//smb.zol.com.cn/314/3145381.html - ·甲骨文推出全新产品Oracle Tuxedo 12c
//smb.zol.com.cn/314/3144892.html - ·海关调电子产品税率:笔记本电脑减8成
//smb.zol.com.cn/287/2878959.html - ·云战略 智选制胜:甲骨文2012云计算峰会召开
//smb.zol.com.cn/274/2740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