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企业中心 > 搜索引擎前世今生:百度寡头养成记
 

搜索引擎前世今生:百度寡头养成记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2012-12-03 10:32    【虎嗅网 转载】      评论

  互联网有三道大门:第一道是接入,控制权在通信运营商手上;第二道是浏览器,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洗牌;第三道是搜索引擎。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使用搜索引擎“从海量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其以广告为核心商业模式,催生了一个年收入数百亿美元规模的产业。在中国这个数字也达到200多亿人民币并仍以超过50%的增长率增长。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线广告主、中小网站、SEO、网络推广,开发者们做着搜索引擎的生意。

  一、百度的寡头养成史,从一个曲线图说起

  有利益就会有竞争。跟电商团购SNS等领域竞争惨烈不同,中国的搜索引擎竞争历史却一点不激烈,就像巴西国家队参加甲A联赛,少了很多看头。百度横扫千军成就搜索霸业,10年搜索引擎的发展历史就是百度的”寡头养成史“。百度2000年1月1日创立,用5年时间即占据了中国50%的市场份额,再用5年时间占据超过70%的份额。

  从下图可以看出05年百度上市是一个爆发点,06年百度一举破50%,yahoo中国从30%左右直线下降到7.2%。搜狗则跌出10%俱乐部与yahoo中国相当。两家丢失的份额被百度和Google中国蚕食。10年是另外一个爆发点,百度从较大变为超大,Google则收缩。


搜索引擎前世今生:百度寡头养成记
图1、中国搜索引擎十年营收份额变化图

  注:营收份额取自艾瑞数据,根据上市公司财报计算因此相对准确。与实际市场份额,用户占有率有出入,如2012年Q3季度360的用户占有率据统计已达10%。但在搜索引擎商业模式相似的情况下,收入情况可以代表市场占有情况。

  数字会说话,回头看当时的发展历史,百度05年8月25日上市,如同其股票正在强劲上升势头。Google中国团队当年10月进入中国筹备半年,06年4月12日斯密特与开复老师等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市场。Google进入中国之初需要时间来招募人才,了解中国用户改良产品以及开拓广告市场。在开复的带领下,Google中国能够在水土不服的情况下,与锋芒正露的百度争抢yahoo流失的用户和新增网民,并带来收入的增长。而这种增长一直持续到09年直到32%。百度从07年到09年则基本保持63%左右的平衡。10年3月23日Google宣布退出中国,Google的曲线出现一个拐点,下滑。百度则终于修炼成功形成了占据份额近80%的超级寡头。当时,Google退出后,百度吃肉,其他的小弟搜狗,搜搜,有道,以及后来居上的Bing都分到了一点汤喝。不过都低于5%。

  二、百度能独占近80%背后深层次因素:天时,地利,人和

  我们从曲线可以看到百度寡头形成过程有几个关键事件:Yahoo中国被百度干掉,百度上市,Google退出中国。

  天时Yahoo被百度干掉的原因:技术更新换代。这个当年马克思已经预见到了。马克思说过先进生产力必将取代旧生产力,而科学技术就是核心生产力啊!

  现在有一种说法是搜索引擎已经到了第四代。第一代是以yahoo为代表的目录索引,人工查询、半自动编辑和人工申请收录。第二代则是利用SPIDER技术的全网超链接抓取索引+超链接分析及排名算法为核心的搜索引擎,以Google为代表。百度虽然排名算法及广告模式与Google有差异,但本质还是全自动化的爬虫+结果分析排名。所以Yahoo被干掉的背后就是第二代干掉第一代,是先进技术干掉落后技术。百度占了第一样:天时。这是科技发展的浪潮,百度刚好站在了浪尖,自然有机会被冲到最前面。

  地利 Google未能与百度分庭抗礼的原因:你懂的!

  百度击败Google中国,很多人归结为“百度比Google更懂中国用户”。现在看来这个不是根本原因。在Google正式进入中国期间,做了非常多本地化的努力。包括广纳贤才、耗巨资购买域名、取名、大量应用的汉化、UI设计的本土化、开复老师与大学和青年等社群的互动都说明Google中国是有态度的。而且凭着一群聪明的技术大牛和产品大牛(Google中国大部分是中国人),以及Google总部在后台的强大的支撑和Google全球的协同效应,Google中国完全可以跟百度一样理解中国用户。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 第1页:百度的寡头养成史
 
频道热词:NVIDIA  cebit 2011  戴尔  
视觉焦点
TOP10周热门文章排行榜
排行 文章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