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张宇院长回忆,以前中国的建筑设计都是用图板,50-60年代的北京10大著名建筑,都是图板设计。90年代初,甩掉图板开始计算机辅助设计。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开始呼吁行业的设计软件正版率,建筑业主管部委开始要求全国每家设计院都买一套正版软件AutoCAD,当时中国有几千家设计院,但还是只买了1000套。2003年初,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决定加快信息化,只有加快信息化建设,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近来设计著名的中国电影博物馆时, 如果没有计算机就无法设计了.
“作为中国的一家大型设计机构,我们院非常理解知识产权对企业的意义,因为我们自己的每一项设计结果都包含着大量的知识产权,在大量的国际交往中,我们也体会到知识产权对企业的重要性”。张院长进一步指出,“建筑业软件正版率现在大幅提高,还有赖于世界先进设计软件的技术性能不断增强,对设计单位的竞争力提高确实有重要作用,新版的正版软件既可用于协同设计;又可作为设计项目的管理平台”。他还认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国际设计企业加入中国建筑设计市场的竞争,更需要我们跟上国际设计技术发展的趋势,这也需要大量采用正版软件”。
软件正版化不是最终目的
张院长表示不能笼统地谈中国企业的软件盗版问题。比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基本每个设计师都使用了正版设计软件,而且采用的还是三维设计软件,目前所使用的三维设计软件每套可能要两万元左右,全院共购置了几百套。“院里的工作报告每年都要提到信息化,每年都有几百万元投入到软件正版化,大型建筑设计单位已经带头了。事实上,如果仅仅从软件正版化的角度理解,我们认为这是迟早的事情,早做比晚做好。从企业信息化的角度看,信息化是提升设计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不要将软件正版化视为一项简单的采购行为,这本身就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他同时也认为,软件正版化不是最终目的,因此,选择软件一定要适合企业自身长期发展的需要,选择软件供应方也一定要符合长期合作的原则。他举例说,“曾有一家国外软件公司给我们打电话,说我们院有1000名设计师,应该买1000套正版软件,但说每套软件要6万元,这也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