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回顾中国信息产业20年:技术先行者

中国计算机报 05年08月26日 【转载】 作者: 郑杏果

  平民化运动

  过去的几年,当业界还在为他的价格理论争辩不休时,神舟电脑对中国PC市场的影响正在悄然扩大。

  吴海军生于江苏南通,1993年研究生毕业,在福建中银出任销售总监。1995年开始独立打拼,在年后的硬盘市场上的一场博弈中取得胜利,并因此获得了他建立新天下集团的启动资金。如今,新天下集团公司总资产已达20亿元,净资产超过10亿元,2004年销售额近50亿元,上缴利税1.3亿元。

  新天下旗下的神舟电脑,凭借着“生产老百姓都用得起的电脑”的理念,颠覆了中国暴利的品牌机市场。神舟电脑,也注定成为评论家们最爱驻足的话题之一。

  吴海军在使神舟电脑一夜成名的同时,也加速了整机电脑市场的价格跌落。吴海军评价说:“中国正在经历品牌电脑的平民化运动。”而这场运动背后展现的无疑是其缜密的商战谋略。

  英特尔的乖孩子

  从寂寂无名到稳居国产品牌服务器前三名及亚太十强行列,李瑞杰和他创办的深圳市宝德科技公司经历了一个高速成长的阶段,李瑞杰的经验也值得很多成长性企业的创业者借鉴。

  1999年,英特尔公司要在中国市场推广IA架构服务器,但是国内众多IT企业对此反应平淡。但宝德李瑞杰却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主动找上门去,与英特尔公司的人深谈。基于宝德公司做康柏服务器代理的经验和李瑞杰的诚心,双方一拍即合,当场签约。

  宝德公司从服务器代理商变成了生产商,从此开始了质变的第一步。此时的宝德公司需要挑战两股强大势力,一是以HP、IBM等为代表的国际厂商,一是以联想、浪潮、方正、曙光为主的本土公司,这两大势力在服务器市场上的竞争非常激烈。宝德的销售采取“亚直销”模式,即直销加合作伙伴,不要代理,不要分销体系,通过宝德服务网,全部由宝德来服务。许多人认为这样是不可能的,但李瑞杰做成功了。

  随后而至的互联网热潮将宝德引上高速成长之路。2000年,宝德公司向众多“淘金”的互联网公司提供了大批的服务器,产品销量突破5000台,在国产服务器市场上,仅次于浪潮与联想,名列第三。

  如今,宝德在业界被称为英特尔的乖孩子。李瑞杰认为,在发展方向上必须与英特尔保持高度一致,这样可以让宝德避开很多技术陷阱。在中国这个市场上,能与产业巨人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它让宝德这家在技术和品牌上都很一般的公司迅速成长。

  李瑞杰很明白自己与英特尔的关系要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才算有利,因此从一开始与英特尔合作,宝德就开发了自己的模具。由于英特尔会对所有的合作伙伴开放技术,因此与其他企业比,宝德并没有更多的优势。而自己开发的模具却让宝德在生产制造成本上节约了不少,从而形成了相对的优势。

  李瑞杰坦承,自己很自信,有时甚至到了自负的地步。也许正是因此,英特尔几年前才会和他坐在一张谈判桌上,当时李瑞杰的服务器代理公司只有20多人。站到巨人的肩上后,李瑞杰成功转型为服务器生产商,并用3年时间,把一家注册资金仅100万元的小公司扩展到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大公司。

  李瑞杰说,他最佩服的人是他潮州老乡李嘉诚。在他看来,财富是实现梦想的一种工具。宝德的梦想是做国产服务器第一、但或许李瑞杰的梦想比这还要远大。

  技术先行者

  技术永远都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在这高科技的年代技术先行使他们填补了业界的需求空白就像王永民用王码输入法改写了中国PC的发展史王江民等开辟了中国软件杀毒市场高鹤轩借802.11b+核心技术异军突起一样技术在带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也使他们站在时代的风头浪尖上

  王江民、王永民、高鹤轩

  难题永远都会有,没有成绩,不能怪这个时代。——王永民

  IT业竞争很激烈,成败就在瞬间。软件公司风险更大,江民公司也不例外,这是正常的。但无论今后怎样,毕竟我们曾经成功过。——王江民

  并非抓住了先机一定能够成功,必须要创新,必须要领先市场。——高鹤轩

  王码沉浮

  他在中国生产出第一台PC之前,就宣判了PC汉字大键盘输入的死刑,使中国PC走上了中文化的发展之路。

  1984年,王永民带着一台PC来到北京,在严援朝的帮助下,将五笔字型移植到 PC上。王永民在府右街135号中央统战部的地下室7号房间,一住就是两年。正当王永民在地下室受穷的时候,DEC掏出20万美元购买了五笔字型专利使用权。

  1989年7月25日,王码电脑工程开发部成立。1998年,54岁的王永民感到经营公司有些力不从心。王永民坦诚,“我想请一个合作伙伴管钱。搞发明才是我的长项,我总是在琢磨发明个什么东西,可不愿整天琢磨着怎样管理公司。”2004年6月,“数字王码”成功发布,王永民认为,他的汉字输入的第二个梦想已经实现。现在他又朝着使汉字“输入代码”和“检索代码”统一的时代迈进。

  虽然现在,王永民从大众眼中逐渐淡出,但不可否认,他在中国生产出第一台PC之前,就在汉字终端上实现了汉字26键输入。

  三国演义

  十年间,杀毒软件市场从最初的江民独霸江湖,到如今的“三国演义”,再到未来与跨国巨头的搏杀,杀毒软件市场煞是热闹非凡。

  初中毕业,38岁才摸计算机,45岁才创办自己的公司,一度占领本土杀毒软件市场80%的份额,创造了300多万正版用户神话。山东汉子王江民在中国反病毒产业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1989年,国内首次报道界定了病毒。在此之前,王江民就发现了小球和石头病毒。王江民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杀一种病毒就在报刊上公布这段杀病毒的程序。后来,王江民就把6个杀不同病毒的程序集成到一起,命名为KV6,后来发展到KV8、KV12、KV18、KV20……

  1996年,王江民停薪留职来北京的第一周就靠KV300拿到了150万元的订单,他有些不敢确信,他说:“没想到这么火,我原来想能挣个一两百万就不错了。”

  王江民一时风光无限,1998年,KV300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一度占据市场80%的份额,将同时代的其他软件厂商远远抛在后头。

  王江民的起飞几乎是跟瑞星的第一次颓势同步。瑞星王新事业的第一个顶点发生在1993年3月。王新开启了中国反病毒市场,并在200多家竞争对手中成为第一。但1998年,等到因生病隐退三年的王新再度“出山”时,昔日的辉煌早已时过境迁——瑞星防病毒卡的销量几乎降到零。

  2000年,瑞星在北京设立全国市场的指挥和监控中心,并在全国设立了12个办事处。2001年底,瑞星的出货量开始和江民持平。

  2001年,金山推出了配有双杀毒引擎的“金山毒霸”。2002年8月,金山再次使出了令业界目瞪口呆的价格杀手锏,不按牌理出牌的金山让杀毒软件的江湖变得更加有趣。

  借802.11b+异军突起

  一次果断的决策,让D-Link坐上全球消费类网络设备厂商的头把交椅。

  “如果当初我不去做这个决定,今天的友讯(D-Link)就绝对不是全球消费类网络设备市场的第一。”高鹤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所说的决定,是指D-Link在2002年年中推出以802.11b+为核心技术的无线网络设备产品。

  当时,传统的802.11b是无线网络的主流标准,大多数厂商都按照这个技术标准生产无线网络设备。几乎所有人都在追捧802.11b的时候,高鹤轩却独辟蹊径。他从中看到了商机。在对802.11b+的技术进行多番测试以后,他决定放手一搏。

  高鹤轩说,D-Link推出的基于802.11b+的AirPlus系列无线产品,恰好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方面:其一,传输速率为22M,是802.11b的两倍;其二,802.11b+完全兼容802.11b,这就意味着用户原来在802.11b上的投资将可以得到保护。更为重要的是,802.11b+在提高传输速率、增加网络安全性的同时,其价格与802.11b不相上下,性价比很高。

  D-Link802.11b+的产品一推出,马上就受到业界的关注,并且迅速在2002年7月取得美国无线局域网市场销售额第一名的业绩,当年就成为全球消费类网络设备市场的第一。随后这些产品迅速推广到全球各地,802.11b+也成为事实上的应用技术标准。

  业内人士分析称,802.11b+的成功,一方面大大提高了D-Link的声誉,另一方面也大大推进了D-Link的业绩。2001财年,D-Link的营业额为5.1亿美元,接下来三年的数字分别为5.83亿美元、7.28亿美元及9.66亿美元。

  “抢占先机的人,一般要走一条孤独的路上去。当然,并非抓住了先机一定能够成功。要成功,还需要在营销、管理等多方面配合。”高鹤轩说:“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学到了一条经验:必须要创新,必须要领先市场。”

 


 

    好文推荐:

    ·Google图谋霸主位置 微软神话可能终结

    ·职场风标 时尚产业呼唤时尚人才

    ·假冒思科公司商标案宣判 四被告获刑

    ·手机SIM卡复制器现身 实现一卡多号

    ·索尼告别等离子 选择液晶押宝价格优势

    ·Google增发新股 买的没有卖的精


 

请您为本文做个评价:
本文导航:
  • 第3页:3
价格及相关信息不准请拨打 ZOL(7 X 8)小时免费投诉电话:400-678-0068-6 免费拨打ZOL客务电话
文章评论
笔记本,台式机 拨打800-858-2339,为您量身打造!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