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兰州新区不只是“原生智慧城市”

      [  中关村在线   ]  

         ——本文作者张戈

        “原生智慧城市”建设,到底是更难,还是更容易?“原生智慧城市”建设,到底属于科技范畴,还是产业范畴?“原生智慧城市”建设,到底是考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聪明才智,还是战略耐性?兰州新区似有答案。

        何为原生智慧城市?

        兰州新区有多大?总面积1744平方公里,略小于深圳市。兰州新区有多新?成立至今只有7年。2012年8月,其成为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五个国家新区。之后700余座丘陵短期内被“愚公移山”,如今“两区八园两通廊”已逐一从图纸中,落地在秦王川盆地。

        言归正传。兰州新区智慧城市建设,几乎与新区基础建设、产业生态建设、本地人才培养同时起步,由此可称为“原生智慧城市”。但在一张白纸上建设智慧城市,到底是更难,还是更容易?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

        兰州新区于2012年正式获批成立。因为没有历史包袱,所谓“烟筒式”的应用系统,根本不可能出现;所谓“孤岛式”的数据隔离,根本没有机会形成;所谓“部门墙”的阻力,更是从未有过。

        可以说,兰州新区是在建设“原生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不必劳神费力于七国八制的数据治理,因为所有数据都在以统一的标准,进行存储和共享;集成商也不必绞尽脑汁,兼容既有ICT基础设施,因为一切建设几乎都是从零开始。

        甚至,这里的每一处城市基础设施,在出生时就已申请了数字身份证;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已被预先埋入数字基因。同时,物联网、大数据、GIS、视频、融合通信等,智慧城市建设所必需“能力模块”,在顶层设计形成之初,就已经被统筹规划。 

        智慧城市不是城市装修

        上述即是对“原生智慧城市”的描述。以此描述作为论点,在一张白纸上建设智慧城市,想必是更容易。这正如新房装修,必然比旧房改造更有施展空间。但智慧城市毕竟不是城市装修,其重视外在形象,更重内涵底蕴,其不仅在改变城市治理模式,还要充分体现以科技驱动的产业升级。

        仍以兰州新区智慧城市为例,其是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担负区域经济发展使命,定位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也就是说,“原生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完全超越了科技范畴。兰州新区没有历史包袱,所谓“大城市病”,还未出现就已在图纸设计阶段规避。但兰州新区担负区域使命,其就会更重视产业快速发展,更重视赋予“新移民”幸福感。

        由此,智能城市建设已经与城市发展融合为一。既要考虑民生服务便捷,也关注营商环境优化;既要谋划科技产业化聚集,也要注重产业科技化升级;既要引入科技生态,也要培养本地人才。而且上述工作环环相扣,必须同步进行。

        智慧城市不能出现断点

        延续此话题。正因担负如此多重使命,原生智慧城市建设,就更不能出现断点,而且新区必然要体现新气象。正如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鲁勇所说:“兰州新区智慧城市建设充分体现了‘新架构、新体验、新模式’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思路。”

        2017年,兰州市与华为展开深入合作,共同启动新区智慧城市建设。同年,双方共同编制形成《兰州新区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并规划了基础平台、城市治理、民生服务、智慧城市运营等22个项目。

        其实,所谓顶层设计,不如叫底层设计。因为只有打下坚实的根基,上层建筑才能顺利建设。以此角度进行观察,新区总体方案自下而上,可以体现为:3网(eLTE市政无线专网、电子政务外网、物联网)+1平台(数字平台)+1个智慧大脑(IOC智慧城市运营中心)+N个应用(聚焦善政、惠民、兴业三个维度)。 

        城不如新、数不如故

        当然,规划很理性,落地也会艰难。俗话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套用在智慧城市领域,可演绎为“城不如新、数不如故”。在一张白纸上建设原生智慧城市,必然会少了很多羁绊,但一切从零开始积累,缺乏历史数据积累,即使建设了扎实的底层平台,设计了充满智慧体验的应用系统,也不一定能立即体现价值。

        这就是骨感的现实,而将骨感变为丰满,仍要从顶层设计说起。兰州新区以城市治理和大数据产业发展为主线。同时结合提升百姓幸福感、打造营商环境作为辅助。“正是坚持上述思路,兰州新区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聚集了人气和商气。”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智慧城市业务总裁胡芳说。

        进一步展开说明,兰州新区智慧城市总体建设分为“三步走”:第一步集中资源于基础建设,当前已完成政务云、政务外网、大数据平台、城市智能运营中心、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项目;第二步正在重点建设应急指挥、网格治理、智慧教育、平安城市、智慧物流、智慧水利等业务;第三步则将推进大数据在更多行业的开放和应用,使智慧充满社会生活、产业经济的方方面面。

        可以看出,“三步走”充分体现了急用先行,基础与应用并重的建设思路。当然,数据积累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兰州新区则是以智慧应用为入口,逐渐形成数据沉淀,而数据又将成为此后提升民生服务,推动产业升级的原动力。

        举例说明,目前兰州新区已建设形成,“中心医院-县区医疗-村镇卫生所”三级联动的智慧医疗体系。新区60岁以上老人,均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新区居民的电子病历也已实现共享,足不出户就可接受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疗会诊。

        可以说,智慧医疗已经充分体现了数据打通,业务系统联动的价值。再以智慧政务为例,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服务可办事项先有761项,307项达到最多跑一次,事件办结率达到97.3%,网上可办率、可在线受理率、累计在线申报率全省第一。同时,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从137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承诺制项目审批时限从45个工作日压缩至26个工作日,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内办结。

        华为眼中的智慧城市

        正因如此,2019年,兰州新区已入选“中国最具营商投资价值的新区”。当然,此过程华为的价值则在于,其既提供了计算、网络、存储等ICT基础能力,也将物联网、大数据、GIS、视频、融合通信等资源统筹规划;既看到了科技创新可以改变应用体验,也看到了科技赋能产业升级。或者说,华为眼中的智慧城市,不仅是善政、兴业、惠民,还包含了科技、产业、人才等所有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元素。

        有人说,华为在智慧城市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是源于其工匠精神,这正如兰州白塔山下的“黄河第一桥”,百年之后仍在发挥作用。确实,没有工匠精神也就不能沉淀形成“沃土数字平台”,没有工匠精神,也就不能进行缜密的顶层设计。

        也有人说,华为专注智慧城市是因为情怀。的确,智慧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赚快钱的公司必然耐不住寂寞,没边界的公司交不到朋友,而华为则具有足够的战略忍耐,也能在诱惑面前收敛欲望。

        当然,华为始终是家科技公司,但其核心价值已不仅限于对ICT基础技术的研究。华为更在思考如何以科技推动产业升级;如何建立成熟的科技生态,如何形成“产-学-研”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

        也就是说,建设智慧城市,就要有成为城市“居民”的决心,而只有解决方案提供商具有足够的战略耐性,才能真正建设起原生智慧城市。对此,胡芳表示:华为每参与一座智慧城市建设,都会坚持“华为在这里、伙伴带过来、生态留下来、一起走出去”。“而只有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得扎实,华为才能成为兰州新区智慧城市的‘合伙人’,才能超越城市的科技需求,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

    smb.zol.com.cn true //smb.zol.com.cn/726/7264476.html report 5754  ——本文作者张戈“原生智慧城市”建设,到底是更难,还是更容易?“原生智慧城市”建设,到底属于科技范畴,还是产业范畴?“原生智慧城市”建设,到底是考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聪明才智,还是战略耐性?兰州新区似有答案。何为原生智慧城市?兰州新区有多大?总面...
    • 猜你喜欢
    • 最新
    • 精选
    • 相关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推荐问答
    提问
    0

    下载ZOL APP
    秒看最新热品

    内容纠错